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久联优配,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展览。8月26日,一位年近95的陕西农民在家人的陪伴下,来到了纪念馆参观。当他走进一楼展厅时,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了墙上挂着的一幅照片上,那竟然是他年轻时的照片。他缓缓地让家人推着轮椅,向那张照片靠近,站了起来,手微微颤抖,向照片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。然后,他指着照片对讲解员说道:“这个照片不应该挂在这里。”
这一刻,展览馆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肃穆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老人身上。大家看着眼前这位骨瘦如柴、几乎站立不稳的老人,难以将他与那位昔日的台儿庄大战英雄联系起来。照片下方的文字写着:“第30师176团3营营长仵德厚”。纪念馆展出的照片大多是师级以上的指挥官,仵德厚作为一名营级军官,在其中显得格外突出。
那么,仵德厚为何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呢?他在台儿庄大战中到底立下了怎样的赫赫战功?为何这位大英雄会沦落到做一名农民?而他又为何不愿将自己的照片高高挂起呢?
展开剩余82%仵德厚出生于1910年,陕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。1926年,他考入了陕西三原县的第三师范学校。可不久之后,冯玉祥将军来招募学兵,为了减轻家庭负担,仵德厚放弃了学业,选择参军报国。
虽然仵德厚参与了无数次战斗,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,只有两场战斗,其中之一便是台儿庄大战。这场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,也涌现出无数英雄事迹。
日军占领南京和济南后,迅速转向进攻徐州。徐州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战略位置极为重要。它几乎位于南京与济南的中心,控制了南北战场的关键通道。占领徐州,不仅能牵制日军的力量,还能分割其南北战场,对中国的持久抗战至关重要。
李宗仁将军指挥下久联优配,战术安排巧妙。在南线,李品仙、于学忠等部利用地形优势,将日军阻击在淮河南岸。在北线,台儿庄成为日军必攻的目标。日军两路进攻,目标直指徐州。
在东线,李宗仁指挥庞炳勋部将日军引入临沂阵地,进行消耗战,而张自忠部则迅速增援,出奇制胜,将日军击退了90多里。在西线,川军邓锡侯部守卫滕县,但因实力悬殊,最终滕县失守,川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,邓锡侯英勇战死。
为了防止徐州失守,蒋中正紧急调动了汤恩伯和孙连仲的部队增援。孙连仲部防守台儿庄,而汤恩伯部则隐蔽在峄县,准备侧击日军。孙连仲的部队在台儿庄坚守阵地,等待日军的进攻。
1938年3月23日,日军开始对台儿庄发起全面进攻。日军使用坦克、飞机和火炮轰炸城墙,并不断发起进攻。经过四天激烈的战斗,日军炸塌了城墙的多个角落,并通过坦克进攻城内。面对重重困难,守军在夜战中顽强抵抗,依靠大刀和手榴弹进行近战,打得日军措手不及。
仵德厚所率领的敢死队在这一战中表现尤为出色。仵德厚从自己的部队中挑选了40名精兵,组成敢死队,亲自带队突入城内,在夜战中迅速攻占了重要街道,并展开逐屋清剿。在那场激烈的逐屋战斗中,仵德厚亲手击退了数名日军,英勇表现让人钦佩。
经过一夜的激烈战斗,仵德厚部与守城部队一道,将日军基本赶出台儿庄。尽管日军凭借强大的火力和炮击不断反扑,但中国军队在仵德厚的指挥下,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
台儿庄战役,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万余人,而中国自身的伤亡也极为惨重。仵德厚所率的敢死队在战后仅剩三人,而他领导的186团几乎全军覆没,活下来的不过100多人。战斗结束后,仵德厚被晋升为中校团长,成为这场战役中的英雄之一。
在接下来的八年抗战中,仵德厚多次与日军激战,并屡次立下战功。由于表现出色,他先后获得了甲种一等嘉禾勋章、华胄荣誉奖章和宝鼎二等勋章,并最终升任少将副师长。
然而,战后的他并没有享受荣华富贵,而是成为了一名普通农民。1948年,他因叛国罪被捕,判刑十年,出狱后被安排到太原砖厂工作。直到1975年,毛泽东签发命令,允许所有被关押的国民党军官回家,仵德厚才终于回到了家乡。
然而,当他回到家乡时,等待他的却是巨大的打击。他的父亲早已去世,妻子也在他回来之前去世,仵德厚感到无比痛心。他回忆起妻子曾为他独自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,辛勤地养育孩子,甚至为此忍受了巨大的困苦。
仵德厚的生活并不容易。重获自由后,他从未能适应农业生活,生活艰难,甚至一度没有足够的钱理发。然而,他凭借着自己在战争中积累的能力,成功地帮助村里的砖厂扭亏为盈,逐渐维持了生计。
到了1980年代,仵德厚被选为县政协委员,尽管收入不高,但足以支撑他的家庭。直到2004年,凤凰卫视的采访让他一举成名,许多海外华侨向他捐款,记者们也纷纷前来探访他。当记者问起他曾是将军时,仵德厚终于打开了话匣子,讲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。
这场采访成为了仵德厚回顾自己一生的契机,也让许多人认识到这位曾经的抗日英雄。每当谈到那些战友,他总是泪如雨下,感慨万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